“为七尺男儿生能舍己;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”,《红岩》中的这副曾鼓舞激励过几代人的对联,作者不是别人,就是本报离休干部雷子震……
2月23日,本版刊出陈章先生《烈士遗诗也“造假”?》一文,论及陈然烈士《我的“自白书”》一诗的真伪问题,文末,还提到了长篇小说《红岩》中的一副对联——“为七尺男儿生能舍己;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”,认为这副对联对仗工整,平仄和谐,意境深邃,表现了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,字字千钧,撼人心魄,堪称传世之作。但此联作者是谁?是渣滓洞某位烈士所作,还是与《我的“自白书”》一样,出自他人之手?
其实,这副对联的作者既非烈士,也非《红岩》的作者,而是另有其人。而且,远在天边近在眼前,他就在广州的羊城晚报社——这就是本报的离休干部雷子震同志。
在简朴的书房里,已是78岁的雷老向我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。
雷子震出身于天府之国的一个富有之家,就读于国民党的贵族学校,但他从少年时代起就行侠仗义,倾向进步。后来,他追随老师高天到了香港,一面在新闻学院攻读,一面参加香港国际新闻社的工作。国际新闻社是抗日战争时期胡愈之、范长江等在上海创办的民间通讯社,简称国新社,后来迁至香港。在那里,雷子震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和新闻专业的训练。
抗战胜利前夕,雷子震回到重庆,在嘉陵江畔的北碚温泉公园举行了婚礼,北大老教授、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是证婚人。妻子关爱仙出生于南洋,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,她的父亲是马来西亚的侨领巨贾。新婚不久,雷子震就与李冰若、刘国志等办起了《河山报》,刘国志就是《红岩》中刘思扬的原型。他们收听短波、编写稿件、刻蜡纸,然后再到杨杰将军开的现代书局偷偷印刷。
有一天,刘国志告诉雷子震说:“地下党重庆市委想在《河山报》基础上改办一张《挺进报》,以扩大影响,只是经费还比较困难。”第二天,雷子震就把相当于两根金条的20万元钞票交到了刘国志手上。这是关爱仙用自己的嫁奁折换来的……《挺进报》在大家的支持下很快办了起来。程谦谋(《红岩》中成岗的原型)、江竹筠(江姐)以及《红岩》的作者罗广斌等人都为这份报纸作出了贡献,只是当时雷子震只和刘国志单线联系,并不知道。
后来,雷子震干脆把杨杰的现代书局接了下来,出版了《萧红小传》、《萌芽》丛刊等许多进步书籍。1948年7月14日,雷子震被捕了。他先被关押在老街32号军统局的黑牢里。几经严刑逼供毫无效果后,他被送到了渣滓洞。一天晚上,关在楼下三室的新四军战士龙光章(《红岩》中龙光华的原型)腹痛难忍,但狱方拒不治疗。两天后,龙光章被病魔折磨死去。难友们经过绝食斗争,终于在监狱中为龙光章召开了追悼会。大家用草纸和香烟的锡纸扎了花圈,雷子震代表楼五室挥洒笔墨,撰写了这副后来广为流传的对联: 为七尺男儿生能舍己;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。 这副对联还是雷子震亲自爬上木干把它高高挂在会场两边的。解放后,在追悼渣滓洞烈士的大会上,这副对联又被挂起,不过这次雷子震将它改为:“为七尺男儿生能舍己;作千秋雄鬼死亦报国。”
解放前夕,在梁漱溟先生的保释下,雷子震被释放出狱,得以逃脱后来渣滓洞中发生的那场大屠杀。但是,刘国志、程谦谋、江姐……这些渣滓洞中的难友,他一生都无法忘却。
解放后,雷子震的道路也并不平坦。1957年,他被错划为右派,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流放和苦役生活,挖矿、担盐、牧马……直到1980年《羊城晚报》复刊,他才终于回到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中来。老朋友、知名作家曾敏之称他为“历尽沧桑一报人”。如今,饱经磨难的他身体硬朗,思维敏捷,性格依旧刚烈。但对往事,他一再说:“不想再提了,那么多事,那么多人,不是报上说到,我也不想再提了。想起来难过啊!”
原文2002年3月2日发表于《羊城晚报》 |